|
2024刑事案件法庭审判程序是怎样的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是先做相应的庭前准备工作,开庭前由书记员宣布法庭规则,查明各位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这些工作结束以后,进入到法庭调查阶段之后,就是控辩双方进行辩论,由被告人做最后的陈述,整个庭审程序就结束,之后是由法院进行评议并宣判。关于刑事案件法庭审判程序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由国之泰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刑事案件法庭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1、(一)庭前准备。 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二)开庭。 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审判人员就座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 (三)法庭调查 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 (四)法庭辩论 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二、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是多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三、刑事案件判决生效后怎么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刑事案件的法庭审判程序是国家法律制度统一规定的,无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案件的庭审流程都是这样的,正常情况下一审的庭审流程在两到三个月内就能结案,若案情特别复杂,审理时间有可能会向后延长。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江苏国之泰律师事务所咨询专业律师。 |